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正文

从“新华体”到“新新华体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8/1/7 17:24:10 人气: 标签:新华体公司新闻稿

  源于以往报道文风而被命名的“新华体”,作为国内颇具代表性的传统主流新闻语体,曾经产生过广泛影响。面对新时代社会发展、业界生态和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近些年来,的报道文风出现一些创新性变化,我们姑且称之为“新新华体”。本文拟从传统“新华体”的报道风格入手,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新新华体”的报道文风进行考察,总结其特点,分析其变化的深层原因和效果,并且基于宏观视野,对这种新文风的普遍意义和价值进行探析,以期对我国新闻提高自身竞争力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为我国的国家通讯社,新华通讯社前身是土地时期中国所创建的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色中华社”“红中通讯社”或“红中社”),与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日成立,时间是1931年11月7日①。因此,随同我国事业一走来的,其报道文风始终适应着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形势需要,具有一定的指标性意义。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所主导的新闻要求,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国家发展需要,的报道文风又出现了整体性的明显革新,我们姑且称之为“新新华体”。这种报道文风的创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代新闻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也体现着孜孜以求的探索与创新,值得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对于“新华体”,程曼丽等编《宣传学大辞典》中这样定义:“新华通讯社长期报道国内外新闻所形成的一种写作体式。关于新华体的特点说法不一,但这一概念在我国新闻界已流行通用。”②在新中国的发展历史上,新华体既是我国新闻界在长期新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写作文体,也曾是最符合国家通讯社特点的新闻语体。然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飞速发展,带动全球范围内又一次深刻而全面的媒介和社会变革,传媒生态发生了巨大改变,受众对新闻报道的阅读需求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多样变化,这就必然对新闻信息的新闻语态产生“倒逼”式影响。于是,应势而变,曾经一以贯之的报道文风也实现了从传统的“新华体”到“新新华体”的转变与超越。

  作为国家通讯社,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业务的一项核心内容,就是“受权发布”机关或执政党就重大事项授权发表的新闻③。这类新闻多由授权机关拟定,大多出自全局性视野,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较为广泛的适用面,因此多居于高位立场,采用宣导性话语,在文字上要求权威、严肃、简洁、明确,这是其职责和特点使然。或许是受此影响,作为国内传统主流的一种特定的新闻报道样式,“新华体”在新闻报道的标题、导语、结构和文风等方面曾经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型态,成为我国新闻采写的一种成熟写作范式。上世纪80年代初,原社长穆青曾对其特点做出归纳:“内容上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重要的最新新闻;事实上是大家信得过的,真实、准确、可靠;观点上是正确的,是和保持一致的,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态度非常鲜明;文字上精炼生动;时效上是及时的,最快的,不落在后面④。”这种新闻报道方式规范性强而易于操作,能够满足新闻通讯社供稿的通用性要求。但不可否认的是,任何新闻报道的写作范式一旦固定并长期使用,就难免造成缺少变化的观感,例如“新华体”长期不变的导语、主体、结尾的“三段式”结构,报道角度的居高临下,报道内容的平铺直叙,标题的直白而缺少文采等。尽管穆青也曾提倡以“散文式新闻”“视觉新闻”“实录性新闻”等改变“新华体”的刻版印象,一定程度上注入了报道活力,但总体文风仍然难以摆脱宣教式的新闻语态。新时代的全面来袭,为曾以文字供稿为主业的报道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新华体”已经难以适应广大受众的阅读和审美需求,也难以全面胜任党和国家所交予的新闻重任。如何从以往高高在上的新闻视角和语态受众,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新闻文体变革,就成为推动新一代新华人继续创新和变革的强大动力。

  突破了固有模式和文风窠臼的“新新华体”,以切实增强党和国家主流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力和影响力为目标,力求依靠鲜活的新闻事实、生动的故事细节和具有魅力的文字叙述,贴近、吸引和影响读者,从而展现出新的面貌和勃勃生机。从总体上概括,其最突出的特点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两大方面:

  近年来大力以简短清新的文风打动,并明确提出“短、新、实、深”的报道要求。受此引领,涌现出一批行文清新活泼,但内涵不乏深刻隽永的报道佳作。比如分社2013年8月2日报道:《领导来了窗口全开——市出入境管理大厅“秒转作风”目击》(记者刘景洋、辛林霞、王子辰),就是一篇典型的“新新华体”佳作。其中写道:

  二楼的办事大厅里,已经有数十人在座位上等候,然而办理进度却十分缓慢。记者观察发现,13个窗口中有的没人,有的有人却摆上了“稍后办理”的牌子,有的办完了一个业务却迟迟不叫号。一个接一个连续办业务的,只有4个窗口。

  近1个小时后,缓慢的办事进度瞬间有了“神一般的提升”。15时25分左右,一位穿白色的领导在一群穿蓝色的人陪同下进入办事大厅,边走边查看室内各种设施。不到半分钟,13个窗口里都坐上了人,叫号的速度明显加快。

  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这位白色领导在场的约15分钟内,电子叫号屏上“高速”滚动过了20多个号码,窗口前的空位也坐满了办事群众。15时40分,大厅里基本不见了办事群众。一间窗口内的办事还一边瞄着领导一边小声对旁边同事说:“没号了,怎么办?”

  在这篇报道中,记者从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出发,地捕捉到一个典型的形式主义官风报道视角,具体真实地反映出了群众呼声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机关作风懒散的现实问题。全文不过短短680余字,但记者却用简洁却又细致形象的笔触,勾勒出具有强烈对比感的新闻现场画面,并以“难不难”的提问和感慨戛然而止,一气呵成,引人深思。刊发后获得多家的转载,“秒转作风”遂成为网络热词。当即表示要对反映的问题予以认真解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从而彰显出清新文风所蕴含的巨大价值。

  此外,“新新华体”的报道在注重清新笔调的同时,还很好地与原有的大气磅礴风格相结合,从而使得效果得以更好地提升。应当说,作为国家通讯社,大气庄重本是其肩负职责及所处地位使然,但倘若不能与清新自然的文风相结合,不能呈现具体生动的新闻事实,这种大气和庄重就很容易流于空洞和。“新新华体”的创新,正在于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得新闻作品既有细腻饱满的笔触,又有立意高远的意境,于是大气磅礴也就更加具有摄动的力量,一改传统“新华体”在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时的“范”。例如由前社长李从军领衔的报道团队采写的长篇通讯《“三北”造林记》(2013年9月25日电),就是体现这一文风特点的典型报道。此篇通讯建立在记者团队深入采访调研的基础上,全景式地记录了三北地区建设美丽中国的辉煌业绩,展示了三北人民发展生态文明的感人历程,也谱写了三北造林人的英雄史诗。全文用富有诗意的语言,缓缓展开三北造林的宏伟画卷,既有从细处着眼刻画的造林人形象,生动展现造林英雄群像的风貌;也从宏观视野点破三北造林工程的时代意义。文体风格兼具清新文风和恢宏视角。例如:

  突然,一群蓑羽鹤直冲云霄,在巍峨的烽火台上空低回盘旋。随着头鹤一声长鸣,它们飞向晚霞燃烧的天边,飞向生命新的起点,恰如一个代代相传的古老寓言。

  曾任《》总编辑的范敬宜说过:“感染是新闻作品生命力之所在。”传统的通稿时常从居高临下的视角采用三段式体例,因为难以体现不同新闻事实与报道对象的差异和特点,文风上就难免雷同与枯燥之感。而“新新华体”则从“三贴近”的新闻报道规律入手,借助与生活、事实、人物和细节的“无限”贴近,通过讲好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从充满温度的文字中巧妙地渗透和传递报道内涵的深度,从而起到吸引人、感染人、影响人的良好效果,新闻报道的生命力和价值意义也得以大大提升。

  例如,大连支社记者闫平采写的《寻找22年前穿短裙的女孩——一张老照片背后的信号》(2013年11月13日电),就是这样的一篇报道。报道从寻访一张二十多年前老照片上的女主人翁陈晓露入手,透过照片上年轻曼妙回眸一笑的倩影(见图),挖掘出一个以来普通中国百姓生活美好的中国故事,过程鲜活有趣,语言极具生活的“温度”:

  陈晓露说:“我从小就特爱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家里生活条件好了,思想了,也更爱美了。由于常去大连,跟潮流跟得很紧,穿衣服往往很超前、很时尚。家人、邻居都说我‘浪’。”说到这里,她忍不住笑了起来。

  但作品又并未仅仅停留于普通中国人思想和生活富足的现象之上,更引导读者思考和认识这种改变发生的根本原因,这就将社会进步与政策及中国梦报道的宏大主题融合在一起,以形象而具有力的方式,点出民族复兴过程中应有的理论自信、道自信和制度自信。报道的结尾时说:

  照片上陈晓露的形象尽管是一位普通中国邻家女孩,但代表的却是中国从封闭、思想从单一多元、生活从贫困小康的一个节点,是标记中国进程的符号之一。“我上网查了一下,每逢作为节点性的年份,这张照片会经常性被使用,可见老照片的魅力。”赵振江说。

  这样的正面报道对于传统模式有所突破,从而引发很好的社会反响,荣获2014年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通讯类作品二等。

  又如贾立君采写的《很萌很真实——光小孩“闯入”背后》(包头2013年2月10日电)一文,同样彰显了以小见大,以温度见深度的报道风格:

  小家伙正趴在小床中间的方桌上吃糖果。看到有人来,他欢蹦乱跳地跑到身后的火炕上,一会儿把枕头顶在头上,一会儿又钻入靠墙一侧的立柜里探出笑脸……这个镜头也引发了网友的赞誉——“看不到‘安排’的痕迹,非常自然”、“贴近生活,原汁原味儿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了”、“小欢乐、小细节、小清新着中国的进步”。

  这篇报道从标题、角度到内容,都极为贴近当下的社会生活和新潮的语言表述方式,渗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情趣味。文中采用大量的直接引语和生动的细节描写,用充满温度的鲜活语言还原了李克强总理2013年春节期间走访“光小孩”一家的真实情景。这一充满温情的报道是典型的小,但背后却蕴含着社会大主题,有力地撬动了我国以往涉及国家领导人的“严肃报道面孔”,也用细节证明了国家领导人此次走访没有“被安排”的事实。这就用百姓生活中的小细节,填充了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大背景,从而真实反映了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亲和、亲民的良好形象,折射出新闻应有的“深度”。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